走出布达拉宫,其后门所连接的乃是一座公园,其名曰宗角禄康。藏语中“宗角”意为“宫堡之后”(宫堡即布达拉宫),“禄康”则为“禄神殿”之意。
禄神乃藏传佛教与苯教对于居于地下及水中一类神灵之统称。“禄神”常被汉译为“龙神”,进而误传为汉人所称之龙王,故汉语俗称宗角禄康中之湖为“龙王潭”。
措吉吉湖是宗角禄康内的主要湖泊,系人工湖。17 世纪布达拉宫扩建之时,于此地大量取土,遂积水成潭。六世达赖时期,对此地予以整治,于潭中小岛上依藏传佛教仪轨中之坛城兴建一座阁楼,并架设一座宽三米余、长二十余米之五孔石拱桥,以使该小岛与外界连通。八世达赖、十三世达赖等,亦皆曾对此地进行整治与维修。
拉萨之冬亦非甚寒,湖水中的冰凌于太阳升起后渐次消融,湖面上游荡着成百上千之鸭子,它们嬉戏玩闹,毫不惧怕旁之行人,有的人在岸边投撒鸭食,顷刻间,岸下就会升起一阵沸腾。
距湖不远处,有片柳树林,数十棵具数百年树龄之粗壮柳树或侧歪,或盘曲,姿态各异,它们为行走在路中的游客遮挡着太阳,提供了阴凉。
公园西南角为民俗活动区,在一处圆形亲水广场中,一群藏人围成一圈跳着锅庄舞。我们好奇地前往观看,热闹的气氛让小伙伴们有点跃跃欲试,一度欲混入其中,然观半晌,却仍呆立原地呵呵傻笑,余鼓励再三,至最后亦怂矣…
时近正午,我们发现附近有一藏人吃饭饮茶之所。彼处仿若一大排档,简单的铁皮搭起数个简易顶棚,顶棚中围起一块空地,空地中摆满桌椅,藏人遍布其中,或吃饭休息,或饮茶聊天,甚是自在。
为体验其生活,我们混入其中,所能购得者仅藏面、甜茶、酥油茶、土豆条、凉粉、卡塞等几种甚为简单之食物,尚有一处售吾等不识之快餐,似几种小凉菜配上米饭,一时未鼓起勇气去尝试。
我们点了藏面,乃为弥补昨日未得食真正藏面所造成的心理创伤。还恐食不饱,我们还点了一份卡塞,看起来像是油饼,吃起来果然是油饼。我们又点来一壶甜茶、一份土豆条,中午饭算是解决了。
藏面的口感依然偏软,不筋道,但这次是汤面,面汤以牦牛骨熬制,味道鲜美,我在藏面中放了些许辣子,竟将整碗面汤全都染红,没想到藏人的辣椒如此爆裂,辣得我狂饮甜茶。
吃饭的过程中,见手机有老母发来的短信,问我在此大腊八节吃了何等好物?我这才想起今日乃腊八节,我说,吃了藏面饮了甜茶,并发照片发给她看,结果遭狠狠鄙视一顿,说我瞎吃东西对不起这节日。
事后,我发誓晚间必大吃一顿。我们寻得一家藏式餐厅,名央卿仓,见一道名叫烤蘑菇之藏菜甚为惊艳,即于烤熟之蘑菇上撒上青稞粉,味道略似可可,美味至极!
而大菜则为牦牛火锅,牦牛火锅不像我们内地人常吃的涮锅,而是事先将菜肉丸子在锅中码放整齐,待火锅开锅,锅里的食物随即被煮熟,这时便可以开吃了。牦牛火锅的蘸料是为之配制好的糌粑酱,吃起来别有风味。我们甩开膀子大快朵颐,吃得牙棒子都累了,怎奈何肉食太多,怎么吃都吃不完,最后实在吃不动了,只好打包带走。
走时老板问我们喜欢哪道菜?我说此藏式火锅甚是给力!其菜形与吃法,让我想起另一种火锅,那便是新疆的土火锅。可能是在寒冷的地区,尤其是牧区,聪明的人们都会发明这种火锅吃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