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不是登登,或许我永远都不会知晓,世上竟有如此神奇之地,名叫玉龙西村。
登登是个徒步登山爱好者,我与他相识于四姑娘山脚下的客栈,且他是我的室友。交谈之际,我们迅速发觉彼此意气相投,相谈甚欢,仿若相识已久。
某天,他兴致突发,说要给我介绍一处秘境。他边说边掏出手机凑近我眼前,好似有一道金光闪过,仔细观之,他手机中的画面金光璀璨,呈现出的一幅无比壮观的景色,这种画面我从未见过,瞬间就有了心向往之的冲动…
那手机中的画面定格于日落时分,虽然四周的光线已然褪去,却唯有一座巨大的雪山被笼罩于金色光芒之中,山峰直插云端,挺拔如天神下凡,那雄伟的气势,只看一眼就会让人心生崇敬之情。
更加厉害的是,这雪山之前还有一片尤为夺目的湖泊,那湖水清澈透明,平静的犹如一面银镜,将宏伟的雪山全部倒映其中,上下浑然一体,相互呼应犹如时空折叠一般。
这画面让我看得入神,可登登此时却要缩手回去,我的头不自觉地随着他的手移动,险些撞进他怀里。接着,他又要将手机揣进裤兜儿里,我急忙喊道:“等等!我还要看…”,我一把将手机夺在手里,一边欣赏一边不停地赞叹道:“wocao…wocao…”
登登一脸得意,被夺走手机也不着急。我问他这是哪里?他一边笑一边看着我专注的样子,慢慢悠悠的拿回手机,斯条慢理的说话却总是顾左右而言他,我知道他这是故意吊着我的胃口,想看我出的洋相。
我着急的问登登:“这是贡嘎雪山吧?”
我不知道自己为何会突然想到贡嘎雪山,我还从未见过贡嘎雪山,依稀记得电视新闻中曾提到过它,它是“蜀山之王”,乃四川境内的第一高峰。
登登意味深长地点点头,还不等他说话,我就接着问道:“这是在哪儿拍的?”
登登回答道:“冷噶错!”
“冷噶错?冷噶错在哪儿?”
“在玉龙西村。”
“玉龙西村在哪儿?”
“在甲根坝附近,具体在哪儿,我也不太清楚。”
“这是你拍的?”
“嗯,是的!”
“那你怎么不知道在哪儿?”
“我是包车去的,只知道途中路过了甲根坝,其他的就不知道了…”
好你个登登,话都到这份儿上了,就别跟我打哑迷了。我以为他还故意逗我,就威胁他不要逼我发飙!他说他是和一队国外的游客夫妇一起去的,不然他也不知道这个秘境。说起来这也是个运气,本来他们是结队徒步贡嘎环线,没想到途中遇到了暴雪便放弃了后面的行程,这突发的变故让这对外国夫妻在回程的时间问题上有些尴尬,于是就想起了曾在户外论坛中看到的冷嘎措。
我对他竖起大拇指,因为他的这个决定做得太对了,简直是做了一次超值价的买卖。他看过这里的风景后,还试图上网查找冷噶错的资料,发现这个词现在在国内的网站上根本就没有任何资料!可见,人家外国人做的攻略就是牛掰…
听当地藏人说,冷噶错的发现距今仅三年时间!国内徒步圈都很少人知道,更别说又多少人去过,不知这些外国人怎么知道的这么多,也许是经常有徒步的外国人找藏人们租马时得知的吧。
不得不说,国内普遍的旅行观比起国外要落后的多。旅游网站中充满着各种吃喝享乐的游玩攻略,却几乎找不到几篇风光探险类文章。人们唯一得知新景点的信息源都是官方媒体,他们宣传哪里,人们就去到哪里,导致人们因为知道的少而失去选择的权利,每当节假日来临,人山人海的知名景区因太受游客欢迎而体验极差,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。
但话说回来,这些秘境还是越少人知道越好。每个网红景点的诞生前都是一处秘境,这些秘境除了有十分罕见的风光奇观,还存在着当地原汁原味的旅行体验。当秘境为人们所熟知时,便是失去灵魂的开始,因为秘境将面临“景区”化的改变,过度的开发使之变成一个又一个不伦不类的存在。
登登叹口气说:“趁它还没出名,你赶紧去吧!”
我重重地点点头,感觉事不宜迟,我这就去!但,我到底怎么去啊?
登登想了一会儿,也不知道从哪儿说起,仅把自己所能知道的全掏给了我。他说:“…先去康定,那是去甲根坝的必经之路,也是去玉龙西村的必经之路,到那儿之后再投石问路吧!”
我想也是,康定再怎么说也是个城市,那里旅游大神多,包车也相对方便。登登的建议虽然不够完善,但我对来说,这已是对自己能去到玉龙西村有了极大的信心。我又拿过登登的手机,陶醉的看着这幅这幅画面,虽然身体还在四姑娘山,但心早已飞去贡嘎了。
过了几天,我路过甘孜时结识了阿紫和烟雨,他们两个也是被登登手机里那幅画面迷得神魂颠倒的可怜虫,我们相约在康定的贡嘎国际青年旅舍,准备用一顿牦牛菌菇火锅开启这段奇迹之旅。
还记得电影《甲方乙方》中“偷鸡”吃的尤老板吗?可怜的他连耗子都吃,再吃不到肉就差吃人嘞!也许是太怕惨成这个鸟样子,我们进村前必须得大补一顿。但看起来吃劲很猛的三个人,肚子却很萌,吃吐了都还剩下一大半,不仅牦牛肉没吃完,甚至菌菇都吃不完,看着满满一锅的营养无法带走,让我们甚是心疼…
酒足饭饱后,我们游荡在康定河边,四周被灯光照的灯火通明,让康定的夜景也有大城市的魅力,尤其是山壁上雕刻的藏教壁画,被灯一照,光影间显得特别神秘,不愧是藏区的味道。
阿紫毕竟身为女孩子,见到美好的事物就会没来由地高兴与满足,而且必定要和美好的事物合影,所以留念于她而言极为重要,左拍几张照片,右拍几张照片,怎么拍都拍不够。
而烟雨则倚靠着栏杆点燃一支烟,仿若点燃一片思念。看着河水东流,他将烟狠狠吸入,再缓缓吐出,故作深沉,却似乎将思念与怨念都吐了出来。
只有我有点怕冷,不但要将冲锋衣的拉链拉拢,还得把手藏进兜里,只留两只眼睛观察四周,默默无闻得犹如一块木头。
逛了一会儿,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:我们还没搞清楚该如何去玉龙西村呢!刚才的火锅好像白吃了一般,三个人站在河边相视无言,又忍不住大笑起来...
我记得出门吃饭时,曾看到青旅的小黑板上写着几条拼车游玩的路线,当时着急吃饭并未仔细研究,回去问一问青旅老板,说不定他会知晓一二呢!
回到客栈,时间已然不早了,我们商量好后,便分头行动。阿紫回去收拾包裹,烟雨负责寻找附近是否有合适的车辆或交通方式,而我负责去找客栈老板了解情况。
确实做梦都未曾想到,我们还真就找对了人!
客栈老板在玉龙西村小学有过一年多的支教经历,他说他对那里再熟悉不过了。听他这么一说,这不禁让我们肃然起敬。看到前来问询的我们,他问道:“你们准备去多久?我这儿有去泉华滩的路线,但是必须得跟团往返!”
我思量了一番,前往玉龙西村至少得耗费一天时间,而到达玉龙西村的当天还不知天气状况如何,能否站在冷噶错观赏到日落还是个未知数,如此一来,真个行程我们起码需要两天时间,如果没看到预期的日照金山,我或许还要多待一天。于是,我告诉他说,大概三四天吧!
客栈老板一听,满脸疑惑地问道:“嗯?那你们准备住哪儿?你订好住宿的地方了吗?”或许是因为他曾在那里生活过的缘故,了解那里的生活环境,见到我们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朋友有些担心。
我们三人没有一人带着帐篷,因此无法在野外露营。倘若当地没有旅馆客栈,我想我们至少可以求助当地藏民,运气好的话,就可住在藏民家里,条件差点无所谓,毕竟我们所追求的可是冷噶错,是贡嘎山啊!
客栈老板嘴角微微上扬,略有欣赏之意,他笑着说:“若是愿意住藏民家里,那就好办了!前往玉龙西村需要翻过折多山,到达甲根坝后,再依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对好走的路,因为那里的路实在太烂了,所以,你们最好拼一辆越野车,越野车的花费大概八百块的样子,四个人每人分摊两百刚刚好!”他看了我们一眼,又接着说:“可你们三个人…好像贵了点儿…”
一听这价格,我似乎有点舍不得了…
我辞职出来周游世界,一直打着穷游的旗号访问诸多地方,能用双腿就绝不打车,能用公共交通就绝不打车,但玉龙西村与我们相隔实在太远,车费虽然昂贵,可这次的行程本就是为了玉龙西村而设计,如果不去,岂不是如“叶公好龙”一般。我跟大哥说:“那怎么办?实在不行,我们也只能这么过去!毕竟来都来了…”
“或者…你们可以先坐公交车去沙德,接着从沙德再雇车去玉龙西村。但是,不晓得那里的路况怎样,听说是在修路,但也有可能没修…不过,如此一来,买公交车票只要三十块,打车需要三四百块,这样算下来,分摊到每个人的路费差不多一百三四十块,算是省了很大一部分支出…”老板一边在地图上给我们指指画画,一边帮我们盘算。没想到一下子就知道了两个方案备选,一个过程方便但费用高,另一个费用低但过程折腾…
费用对于我们而言,自然是能省则省,可这时,我们好不容易将迷茫的计划变成了真实的目标,金钱好像已不再重要,目标比什么都重要…
离开客栈时,老板叮嘱我们一定要多加小心!玉龙西村的海拔高达四千多米,村子周围景点的海拔更是远远高于村子,并且都处于山腰或者山顶之上。村子基础设施较差,医疗条件更是极为简陋,一旦出现高反等身体不适的反应,必须立刻撤出,以免耽误病情,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。我们连连向老板道谢,感激之情溢于言表,就差挥泪靠别了…
第二天,天刚蒙蒙亮,我们三个就已做好出发的准备。由于前一晚烟雨没有找到合适前往玉龙西村的车辆,我们只好早早地走上街头找车。不出所料,我们刚上街就看到不少包车司机等在路边拉活儿,我们走过去其中一个询问价格,不料一下子围上来好几个!
看来可供我们选择的车子还挺多,我们互使个眼色,心中暗暗有了些底气。聊了一会儿,有的司机没听说过玉龙西村,有听说过的不愿意去,剩下的便是咬死八百车费不松口的。当然,我们也并不着急,毕竟还有坐公交车的第二方案…
于是,我们装模作样地背着背包等在公交站。这时,一个藏族汉子突然过来与我们搭话,他朝我们点头打招呼,随即凑了过来。
这个藏族汉子皮肤粗糙,脸色黝黑,肥胖的身体却显得颇为壮实,样子看起来有些凶,说话间却透露着实在。他问我们去哪儿?
我回答说:“去玉龙西村!”
他指了指不远处的白色越野车,说:“我带你们去啊!我有越野车!”
我饶有兴致的问他:“多少钱?”
藏族汉子嘿嘿一笑,说:“他们八百 ,我七百就带你们去!”
原来他早就知道我们要去的地方啊,看来是背着组织来搂生意的。虽然减了一百块,但我还是感觉价钱不合适,再说七百我们自己分摊起来也不方便。我装作毫不在意的说:“算了,我们还是坐公交吧!七百,贵了!”
见我不为所动,藏族汉子竟开始埋怨起来:“七百还多啊…现在是淡季我才收你七百,旺季的时候我们的价钱可是一千五到两千!”
我知道现在正是淡季,僧多粥少,即使车费再降一点他们还是有的赚的,少赚一点也总比车子闲置一天要强吧!于是,我装起可怜,说:“我们都是穷游啊,真没多少钱…你没看到我们正在等公交车吗?”
藏族汉子有些急了,问我们:“那你们说多少?”他顿了顿,又接着说:“公交车只开到沙德,你们从沙德雇车花掉的钱也不比这少,还多了不必要的折腾。再说了,沙德雇不雇得到车还另一说呢!”
看我们不急不躁,他环顾了一下四周,又接着说:“他们如果再过来,我就还是八百了啊,到时候肯定不会再还价了,你们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儿了!”
听他这么一说,我心里也有点犹豫了,因为他说的确实在理。如果我们在沙德没有雇到车,那我们岂不是要在沙德停留。如遇到最坏的情况,说不定要在沙德浪费一天的时间。如果因为省那么几十块钱而浪费一天的时间,那我宁愿花掉那几十块钱,因为它对应的时间成本实在是太高了。坐他的车,我们不仅不用再多折腾,还可以免去挤公交的疲累,让自己舒服一点。
我反复游说自己,其实心早已经妥协了,但嘴上却还要再争取一下。我想试探性地再跟他讲一次价,但气势不能怂,语气依然不以为然,说道:“六百行不行!我们三个人,每人分摊两百可以接受…”
藏族汉子无奈的抿了抿嘴,不再答复,眼看着他转身就要走,我感觉情况有点不对,心里突然紧张起来,连忙喊道:且慢!
谁知,我话都到嘴边了,他转了半个圈的身子,在停顿了两秒之后又转了回来。我喜出望外,把话赶紧咽回肚子里,赶紧笑脸相迎,心想,您就赶快答应了吧!
“那就…六…百…五…”不知藏族汉子在心里下了多少个决心,说话都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蹦出来。我一听藏族汉子松口了,看来有戏,赶紧迎上去说:“还五什么五啊…六百嘛…六百!”
阿紫见状也一起上去起哄,藏族汉子一下子变得有些不知所措,想拒绝感觉又不好意思,俗话说:伸手不打笑脸人。看我们一个个及其谄媚的笑脸,无奈之下,他抬手指了指车的方向,说:“哎呀…六百就六百…”说完,我们一路小跑,赶紧上了车。
在车上,我们高兴地跟司机称兄道弟,聊东聊西,一路高歌猛进。很快就翻过了折多山,路过甲根坝,绕过沙德,经过上木居,断断续续历经了四个多小时车程。就在我们累到睡的昏天黑地时,忽然有人拍我肩膀叫我起床,我隐约听到有人说:“玉龙西村到了…”
我睡眼惺忪的坐起身来,扭头望向车窗之外,眼前居然是大一片荒野…